起源
亚投行缘起于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出访东南亚时所提出的倡议。2014年10月24日,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在北京正式签署。根据《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中国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左右,中国出资50%,为最大股东。各意向创始成员同意将以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经济权重作为各国股份分配的基础。亚投行的总部位于北京。按照亚投行的规划,运行后的亚投行将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营,重点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亚投行的诞生与发展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亚投行倡议。
2014年10月24日,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投行。
2015年3月12日,英国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
2015年3月17日,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共同宣布加入亚投行。
2015年3月底,澳大利亚、丹麦、芬兰、韩国、埃及、俄罗斯等国申请加入亚投行
2015年3月31日,创始成员国资格确认截止日期。已有44个国家投入亚投行怀抱
为什么要成立亚投行?
为基建项目筹资
顾名思义,亚投行为亚洲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而诞生,加入该组织、对此有很大诉求的国家不在少数。
在这当中,最大一批是来自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一些新兴经济体(如印度、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等)和欠发达经济体(如孟加拉国、柬埔寨、老挝)。
处于全球增长高地的亚洲目前对基础设施的需求非常旺盛。IMF在今年初预测,亚洲新兴经济体今明两年经济增速分别将达到6.4%和6.2%。
一项被广泛引用的统计数据称,截止到2020年,亚洲基建资金缺口将达到近10万亿美元,而世行和亚开行所能提供的资金则杯水车薪。
“缅甸、印尼等亚洲不少新兴国家目前正在掀起一轮基础设施投资热潮,但它们都面临财政紧张的困境,内生动力不足,迫切需要外部支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唐奇芳早前称。
缅甸总统吴登盛曾表示,缅甸与边境国家的互联互惠中存在挑战。比如和中国云南的互联互惠方面,缺乏维护成本和金融方面的支持,而亚投行正好能给予足够支持。
加快经济转型
基础设施建设常常被称为经济增长的先行官和加速器,其既是一国初始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转型、优化的应有之义,后一点对于一些资源型国家意义重大。而在大宗商品繁荣周期结束的当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成为印尼、哈萨克斯坦等国政府经济政策的优先方向。
去年成功当选印尼总统后,商人出身的佐科提出一项宏大计划,将投资60亿美元扩充港口设施,将印尼发展成全球海事中心,将港口和海上运输打造为印尼经济增长的关键。
由于国际市场持续不振影响了印尼大宗产品出口,印尼去年经济增长5%,创下2009年以来最低。
近日,佐科访问中国,推动中国对印尼投资、加强两国基建合作是他此次访问的主要议题。
争取出口订单
除了东南亚、南亚以及中亚的新兴经济体和欠发达国家之外,以英国、德国等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构成了亚投行创始成员国名单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亚投行的诉求在于商业利益。
英国《金融时报》27日报道称,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在做出加入亚投行这一争议性决定时,克服了外交部的强烈反对。奥斯本一贯强调将贸易置于决策核心地位的重商主义外交政策,首相卡梅伦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
奥斯本在发布于英国内阁官网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英国本届政府一直以来积极促进和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往来,打造英国和亚洲经济体的联系纽带,为英国企业创造最好的投资全球增长最快地区的机会”。
国观智库国际部总监彭立强称,亚投行目前的工作机制暂未公开,但参考先例,合作两方在项目建设方面常常会达成一揽子协定提供资金的一国在项目建设上也会得到优先照顾。
有消息称,韩国曾考虑争取将亚投行总部设在首尔,以便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扩大韩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同时,韩国还想借亚投行成立之机,转变其当前经济面临的不利局面。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28日报道称,澳大利亚财长霍基表示,“我们应帮助确保亚投行建立合适的规则,以促进亚洲区域内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经济增长,这反过来也对澳大利亚有利”。
彭立强表示,对于长期处于东西方之间发展洼地的一大片国家来说,亚投行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一带一路”都为他们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资源型丰富国家将加快资源开发、制造业国家将能够吸收产能,发达经济体扩大了进出口市场。而对于所有想进入亚洲市场的国家来说,亚洲经济这块大蛋糕的做大对所有人都是有利的。
亚投行的定位与职能
●亚投行的定位
重点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致力于促进区域合作与伙伴关系,共同解决发展领域面临的挑战,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对于域内域外国家都是共赢的选择。
●亚投行的主要职能
1.继续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进一步改革,同时也补充亚洲开发银行在亚太区域的投融资和国际援助。
2.弥补现有世界金融体系在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上的缺口。
3.研究如何将亚洲的高储蓄变成高投资,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构建多样化投融资合作框架。
亚投行的治理结构是如何设计的?
亚投行的治理结构包括三层:理事会、董事会和管理层。理事会为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并可根据亚投行章程授权董事会和管理层一定的权力。在运行初期,亚投行设非常驻董事会,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就重大政策进行决策。亚投行还将设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以落实管理层的责任,并根据公开、包容、透明和择优的程序选聘行长和高层管理人员。
亚投行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关系和区别
亚投行是国际发展领域的新成员、新伙伴,在亚洲基础设施融资需求巨大的情况下,由于定位和业务重点不同,亚投行与现有多边开发银行是互补而非竞争关系。亚投行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而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银行则强调以减贫为主要宗旨。
在亚投行筹建以及未来运作过程中,中方都将积极推动亚投行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在知识共享、能力建设、人员交流、项目融资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提高本地区基础设施融资水平,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作为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重要股东国,中国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在促进全球减贫和发展事业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亚投行的作用
一是亚投行背后的“一带一路”战略正在打造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几乎总动员式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地球为一个大工地、大甲方在人类历史上还是头一次,参与各方在巨大的整体利益前景面前不得不搁置若干相对而言与之无法抗衡的争议乃至争夺,而走上相互协作之路;
二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亚洲乃至全球日趋互联互通,将直接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文明融合、利益交叉、文化交流和政商交互,从根本上奠定各国相互了解、互相尊重的和平基础;
三是亚投行将有利于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的公平完善和效率提升,有效提升包括中国在内的坚持和平发展路线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国际话语权,同时有利于遏制不利于世界和平发展甚至有意搅乱世界格局以谋取私利的少数国家的消极活动;
四是与亚投行的成长同步的全球技术进步和新一轮以去中心自组织为特征的全球化浪潮也在不断深化,与亚投行的积极努力共同成长世界发展的新动力,并给包括创始国、参与国、建设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持续增加的利益,可以预期的是“一带一路”战略如果顺利实施有可能给世界带来20年以上的加速增长机会,这正是支撑世界和平的根本因素。
亚投行对国际金融秩序有什么影响?
亚投行被外界视作中国重构国际金融体系话语权的关键环节。目前,全球最核心的两大国际金融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由美欧把控。近几年来,中国一直谋求增加在这两大组织中的话语权,但进展并不大。
按照海外网的分析,目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要是二战后建立的,有如下的特点:美国是超级大国,是主导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就是我们常说的“七国集团”(G7),是协调平台,后来俄罗斯加入,成为了八国集团(G8),他们开会讨论替全球老百姓定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三大支柱,是G7/G8协调平台下面的“腿”,负责组织落实相关决策。
这种治理结构从二战之后基本没有变过,其他国家只能遵守,不服人家就治你。2008年以后,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以G7/G8为代表的“富国俱乐部”发现光靠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应该拉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来共同为全球危机买单,因此号召召开20国集团(G20)会议,一起出钱出力。但实际上,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还是美国说了算,并且拒绝作出调整和改变,甚至是已经说好的事,也不落实。
比如,最典型的是,G20在2010年底一致同意改革IMF,决定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超过6%的份额,以便提升新兴市场国家的投票权,同时欧洲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两个执行董事席位,提升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但最终结果是,美国国会拒绝批准这个改革方案,改革无疾而终。
1944年,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战后金融体系,后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1973年该体系解体,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运行至今。
“因此,加快成立能够反映自身利益和诉求的国际金融机构,成为了新兴经济体国家的重要共识,实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海外网的文章中这样分析,中国倡议成立亚投行,除了现行的国际经济治理体制过于压抑,不得不另辟蹊径之外,实际上也是一笔不错的生意,对中国经济发展也有大大的好处。